Sunday, September 21, 2014

補充



17.

在菩薩度眾生時,假使說: 我當滅度無量眾生,那就執有能度的菩薩,所度的眾生,我相不斷,就不配叫 做菩薩了。

但如菩薩在莊嚴佛土時,這樣說:我當莊 嚴佛土,這就有能莊嚴的人及所莊嚴的法,取我相、法相,即不成其為菩薩。

18.

或有人疑惑,佛說諸法皆空,怕成佛即空無所知。為顯示如來的知見圓明,所以約五眼一一的問須菩提。須菩提的答覆說:有。

慧眼、法眼、佛眼,都約智慧的能見而說,屬於心法。

20.

色身,是諸法和合的一合相;諸相──如三十二相,是色身上某一部分的特殊形態。
常說佛有三十二相,是指印度誕生的釋迦如來化 身而說。

21.

年高德長的,智深戒淨的,以慧為命,名為慧命。慧命,與上文所說的長 老,為同一梵語的異譯。

佛說:聽聞如此說法而能生信心的,當然是有的,但此種信 眾,已不是一般的眾生;但他還沒有究竟成佛,也不能不說他是眾生。

22.

無上遍正覺,要備兩大法門而圓成,
一、以般若空慧,通達法空 平等性,不取著我等四相。
二、修習施、戒、忍等一切善法,積集無邊福德。

此所修的一切善法──自利利他,以般若無我慧,能通達三輪體空,無所取著 。
般若攝導方便,方便助成般若,莊嚴平等法性,圓證無上遍正覺。
法性如空 ,一切眾生有成佛的可能,成佛也如幻如化,都無所得。
然而,不加功用,不 廣集資糧,不發菩提心,不修利他行,還是不會成佛的!

23.

校德。

26.

本節與諸譯不同。特別是:須菩提的答覆,上文已知不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怎麼這裡反而說可以三十二相見?這是極難理解的!

佛陀立刻加 以責難。

假使這樣想:如來是不因諸相具足而證得無上遍正覺的,那可錯誤大了!是說諸法斷滅了!

28.

能悟知一切法無我性,得無我忍,那所有功 德即勝前菩薩的功德。

此處以菩薩布施及菩薩智慧相校量,即更勝上文的校德 。

忍,即智慧的認透確定,即智慧的別名。依經論說:
發心信解名信忍;
隨順 法空性而修行,名(柔)順忍;
通達諸法無生滅性,名無生忍。

此處沒有說明 什麼忍,依文義看來,似可通於諸忍的。

得忍菩薩的所以殊勝,因他於所作福 德及智慧,能知道是無性的緣起,不會執受──取福德為實的。不受福德,所 以福德即無限量。

這不是說沒有福德,是說不執為實有,不執為己有。

福德無性,菩薩無我,能得此法忍的菩薩,是深知福德不應貪著的,所以說不受福德 。

29.

如來「即諸法如義」的正覺;來去坐臥都不過性空如幻。

30.

如世界是實有自性的,那就是渾然一體而不可 分析的一合相了!

依佛法說:凡是依他而有,因緣合散的,即不是實有,是假 有的,是無常、無我、性空與非有的。

31.

一 切佛法,都是為學者說的,所以雖或高談佛果,或論菩薩不思議的大行,總是以初學為所化的根機。

上面雖廣說方便,尤其分別究竟菩提的法身與化身,而這裡又歸結到發菩提心者,應如何知見,應如何受行。

佛說:發菩提心的人,對於一切法,近即上說無我的教法,遠即方便道中所說的一切菩薩行果,都應該不取──不生法相而知見,而信解。知與見,偏於智的;信解,是因理解而 成信順與信求,即從思想而成為信仰。

在這知見或信解一切法時,都不應該執有諸法的自性相而起戲論分別。不但不生法相,連不生法相的非法相也不生, 方是正知正見正信解者。因為,如來雖分別廣說諸法相,而一切法相無自性,即是非法相的,不過隨俗施設為法相而已。

這是總結對於一切佛法的根本認識 。

32.

如來再校德顯勝,結勸自受化他,並略示說法的軌範。

大乘為利他的法門,所以尤 需要將此般若大法,為他人演說,展轉教化,才能弘廣正法,不違如來出世啟 教的本願。續佛慧命,這是最極要緊的。

但應該怎樣演說呢?佛陀啟示說法的 軌則說:

這需要不取著一切法的自相,要能安住於一切法性空──如如的正見 中,能不為法相分別所傾動。凡取相分別而憶念的,即名為動,也即是為魔所 縛,阿含經等都作此說。

智論也說:『不生滅法中,而作分別相。若分別憶想 ,則是魔羅網。不動不依止,是則為法相』。末二句,或譯『心動故非道,不 動是法印』。

所以,如如不動而說法,即維摩詰所說:『能善分別諸法相,於 第一義而不動』。

能內心不違實相,外順機宜,依世俗諦假名宣說,而實無所說,才是能說般若者。否則,取法相而說,即是宣說相似般若,聽者多因而墮於我相、法相、非法相中,即為謗佛!

如來開示學者,應不生法相而信解一切法,應不取於法,如如不動 而受持講說。

Wednesday, February 26, 2014

金剛經簡介

釋迦牟尼須菩提金剛經

金剛經,即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亦名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是佛教重要經典,記錄佛陀釋迦牟尼與大弟子須菩提的說法對話。現今有多個中文譯本,最流行的是鳩摩羅什譯本。在鳩摩羅什譯本中,梁昭明太子將金剛經分作三十二品,並副標題。

金剛經真的是很艱深難解,其中欲説而未說之部份,是主旨。

金剛經,是記錄佛陀回答其大弟子須菩提的兩個問題。

須菩提問佛陀的兩個問題:
當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1:云何應住?
2:云何降伏其心?

當發心欲求無上菩提,當於何處安住其心?

發心矣,當如何修行?

既修行矣,煩惱、所知二障現起之時又如何除遣之?

既能修行、除障,又謂我能修行,我能除障,起增上慢,復如何捨此慢心?


由此諸疑,展轉復生他疑。總此諸疑,佛為解答。

一切的煩惱和痛苦皆由心生。須菩提向佛陀請教,如何調整與控制這顆心呢?

環繞著這兩個問題,佛陀解釋何謂無相、不住相、實相、非相。

金剛經中偈語: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金剛經中偈語: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佛陀中大力推介本,七寶布施不如持本經為他人說。

金剛經,是寫給導師看的。

金剛經,是追求任何法之利器。它指引科學研究之道。它指引哲學研究之道。

金剛經中偈語: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金剛經內容的確很深奧,初看金剛會覺得,作為學佛入門,似乎太難。但當掌握基本內容後,明白金剛經包含佛學基本理論,亦初步提到各種佛學理念。其內容亦橫跨各種宗教,是佛學入門之必讀。

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金剛經深奧在於,看過未必明白,明白未必相信,相信未必做到。

金剛經上所說,不取於相 ,放下執著,心無所住,真是很難做到。若要切底追求,唯有出家。

金剛經內提出的目標,於我理解,都是理想中之目標,凡人決不可及,若有人說自已已經做到,敢說他是自欺欺人。我只可發願我要做到,但我知道這是一條沒有盡頭的道路。

明白咗都做唔到。

金剛經不是明唔明白咁簡單,是一種修煉。

金剛經為發心求大乘者說,故經中云為大乘者說,為最上乘者說。相對來說,阿含經唯為發趣聲聞乘者說。楞伽、深密、法華、涅槃等,通為發趣一切乘,包括大乘、聲聞乘、獨覺乘及人、天乘者說。

金剛般若即無上遍正覺:本經以金剛般若為 名,而內容多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徹始徹終的歸宗於離相無住。般若無所住,無所住而生 其心;不取諸相,即生實相,即名為佛。

般若即菩提,五種菩提。
一、發心菩提:凡夫初發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二、伏心菩提:發心以後,就依本願去修行,從六度的實行中,漸漸降伏 煩惱,漸與性空相應。
三、明心菩提:折伏粗煩惱後,進而切實修習止觀,斷一切煩惱,徹證離相菩提,實相。
四、出到菩提:發菩提心,得無生忍,修方便道,莊嚴佛國,成熟眾生;漸出離三界,到達究竟佛果。
五、究竟菩提:斷煩惱習氣究竟,自利利他究竟,即圓滿證得究竟的無上正等菩提。


此經共有六個譯本:
一、後秦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二、元魏菩提留支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稍近直譯。
三、陳真諦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所據者為崑崙之本,
四、隋。達摩笈多譯,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直翻梵字,尚未調合華言,祇可用作參考。
五、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之第九會,名能斷金剛分;名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六、唐義淨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奘、淨二本,在任何方面悉勝前譯。唐譯二本皆文義明確,淨譯文句雖美,然不及奘譯之能保存原文形貌,於譯事較為忠實。


註:

1. 金剛、能斷:金剛者為不可壞,非生滅法,非有為法,本就如此,法爾如是。金剛喻所斷之二障,我執,能障涅槃之煩惱障;法執,能障大菩提之所知障。能斷喻正慧。二障雖堅如金剛,亦有正慧能破之也。
2. 須菩提: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古印度拘撒羅國舍衛城人,出生婆羅門教家庭。以“恒樂安定、善解空義、志在空寂”著稱,號稱「解空第一」。
3.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梵語的語音直譯,意譯無上正等正覺,禪宗大徹大悟,是指佛教修行上的最高覺悟境界,是佛境界的大智慧,也就是成佛。但翻譯成無上正等正覺或大徹大悟,都不能包涵全部意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包括心地法門,明心見性,由世俗超越而達到成佛的境界。行為上是大慈大悲菩薩心,入世度一切眾生。理上是大徹大悟,超越本性之心。三藐三菩提心意義很廣,所以經典保持這個原文音,讓人自己去了解。
4. 無生忍:忍辱波羅密可分為柔順慰與無生忍二者。菩薩修行柔順忍,至於頂位,之後進入無生忍,進入無生忍之後,菩薩就不再退轉。無生法忍是菩薩對諸法畢竟空的體認。菩薩先住柔順忍中,學無生無滅,亦非無生非無滅,離有見無見、有無見、非有非無見等。滅諸戲論得無生忍。乃至作佛常不生惡心,是故名無生忍。論者言得是忍,觀一切法畢竟空,斷緣心心數不生,是名無生忍。云何名無生法忍?知諸法相常不生諸煩惱,從本已來亦常不生。

法會因由分第一

經文: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解讀:

金剛經是一部平實的經典,此段介紹佛陀像普通印度僧人,化緣時與眾僧一樣,穿著樸素的僧服,手持普通的缽,到屋舍的門口化緣。非常平凡,也非常平淡,老老實實的就是一個人。

從這段經文的簡單介紹,我們大概了解佛陀當日講經法會的情形,有如親臨法會之中。

註:

1. 如是我聞。通常是佛經的開頭。我,是佛陀弟子阿難自稱。由於阿難記憶力最強,佛陀四十九年所說的經典,他全都記得。佛陀入滅前曾對阿難說,須於佛經卷首加上此語。故諸佛經之開卷,皆起於此四字。
2.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位於印度北部舍衛城南郊,佛陀釋迦牟尼長年在此居留,在此說法長達二十多年。
3. 世尊,是對佛陀的尊稱,指世界上最值得尊敬的人。

善現啟請分第二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經文: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

「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解讀:

誰是須菩提?誰讀金剛經者,誰就是須菩提。

金剛經,是記錄佛陀回答其大弟子須菩提的兩個問題。此二問,是為發大菩提心者問的,

須菩提問佛陀的兩個問題:
當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1:云何應住?
2:云何降伏其心?

按:其它譯本是三問,例如玄奘譯本:世尊!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攝伏其心?

菩薩乘者,即是大乘,趣大乘者,首重發心,故言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發菩提心,不單是心念而已,要有踏實的事行去救眾生。從救度眾生中, 降伏自己的煩惱,深入清淨的實相,達到自利利他的圓成。

云何住者,問發之前應如何立定決心,趣向所求之目標。

云何修行者,問既發已當如何修行。

云何攝伏其心者,問既修行已當如何控御其心。

看似須菩提代 善男子、善女人問佛陀這兩個問題,其實須菩提眾人及自已。所以誰是須菩提?誰讀金剛經者,誰就是須菩提。

佛陀一開始已給了答案,當時在座中,未必有人發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對!就是這個如是。


註:

1. 須菩提,也音譯善現,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古印度拘撒羅國舍衛城人,出生婆羅門教家庭。以“恒樂安定、善解空義、志在空寂”著稱,號稱「解空第一」。
2. 善護念、善付囑。如我理解,善護念、善付囑二詞是須菩提佛陀尊敬及恭維的說佛陀何等愛護囑咐弟子但各不同佛學大師對此二詞有不同精采演譯,互聯網上容易查到。
3.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梵語的語音直譯,意譯無上正等正覺,禪宗大徹大悟,是指佛教修行上的最高覺悟境界,是佛境界的大智慧,也就是成佛。但翻譯成無上正等正覺或大徹大悟,都不能包涵全部意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包括心地法門,明心見性,由世俗超越而達到成佛的境界。行為上是大慈大悲菩薩心,入世度一切眾生。理上是大徹大悟,超越本性之心。三藐三菩提心意義很廣,所以經典保持這個原文音,讓人自己去了解。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須菩提

經文:

佛告須菩提: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解讀:

按:玄奘譯本:善現!若諸菩薩摩訶薩不應說言有情想轉,如是命者想、士夫想、補特伽羅想、意生想、摩納婆想、作者想、 受者想轉,當知亦爾。何以故?善現!無有少法名為發趣菩薩乘者。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眾生一切痛苦與快樂,可歸納為一種願力,是因緣中的緣。這些願力,左右事情的發生、進展及結果。

金剛經內,須菩提問佛陀的兩個問題: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1:云何應住?
2:云何降伏其心?

本段是佛陀告須菩提菩薩應何是降伏其心。

佛陀提供這兩個問題的基本答案:
1.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
2: 菩薩於降伏其心,應去我、人、眾生、壽者四相。

金剛經中,佛陀其實沒有正式回答須菩提之問題,只告訴須菩提去找答案的方法。

菩薩,以令眾生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為己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令眾生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是大乘發願普度眾生,以自度度他為本。自度度他以六度為本。六度以般若為本。

菩薩於降伏其心,應去我、人、眾生、壽者四相。

對於 我、人、眾生、壽者四相的理解;

我相:未斷我見而成我執, 以五蘊為我,執著自我意識及肉身,凡事以我為出發點。

人相:人相即人我的區別,有我相就有人相。透過五官受外界影響映射出人的表相,進而產生情慾等變化。

眾生相:因執有人相,意識觀念共業相投,產生團體家庭國家等聚合而居,眾生個體之間複雜的因緣交錯。

壽者相:舉凡意識肉體等,與健康或時間有關等,由因緣所生而不斷生滅。執著壽者相,為空執,無法遁脫因緣假合之有壽之相。

舉個例,隔壁傳來的聲音,十分嘈吵,心裡很不高興。是誰在生氣呀?是我在生氣,即有我相。為了誰而生氣呀?有了人相。是什麼原因在生氣呀?乃是眾生相。生氣了五秒鐘的叫壽者相。所以一時心裡不高興雖然是輕微事,也著了我、人、眾生、壽者四相。

隔壁的聲音本來沒有苦,那苦不是來自聲音,是來自我的反應。

金剛經說,首先要除四相,即除去 我、人、眾生及壽者四相。除執着。不要有為而為,不能存目的而爲。

一個我字,便是偏執的根源。世上一切仇怨,皆由此起。

有偏執,便看不見真相。冇偏執,可擇善而固執。有偏執,只能擇惡固執。

舉個例,睇NBA籃球比賽時,為自己一隊打氣,便充分體現偏執的心。永遠覺得球證偏幫對方。

本段仍金剛經綱要:遣除妄想執著。

四相中的我及無我,所謂我,是意識中的那個我,是那個正在思想及感覺中的我。但去我並非除去那我,而是將我大同化,去除界限分別,與衆生一視同仁。

看破不等如灰心。五蘊皆空,不是一切皆空。

明白便做到。

要做到無我,無相,無色,無苦厄等,是沒有可能的,根本做不到,勉強去做或認為可以做到是自欺欺人。

反而,明白它們是什麼,便知幾時及如果控制它們。明白什麼是無我,因為這是執著。明白什麼是無色,因為這受肉眼及環境所以蒙蔽。明白什麼是苦厄,它們只是進化出來的一個訊號。明白種種這些,練習如何收放自如,如何認真處理。反而更可行,可以做到。

例如看NBA比賽時,執著又何妨。與人相處,便要放下執著。

在我們的心目中,一切皆以我為主體,很多時,都會把這個我無限放大,認為整個世界,以這個我為中心。認為除我以外,心外無物。

其實,經驗一早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之存在及運作,不以這個我的存在,而有所有改變。

當然,在我們的笵圍內,我們或可作少許改變,但對於整個世界來說,是微不足道。

而所謂我的作用,只是因緣生滅,若看來因我而起,只不過是以我的名義作為因緣罷。沒有我,亦會有張三李四,代入這因緣生滅之中。

無我,亦是相對而言,有我的觀念,便有你、有他的存在。便有執著。所以無我去執著便要去四相,去我、人、眾生及夀者四相。

一有我,便有貪瞋癡,便生出種種執著。

無我,是一種態度。

無我,不應理解為沒有我,或事不關己,這是灰心,是斷滅,不是放下。

無我,應理解為無我執。用現代語言,即超越主觀立場,無私無欲。

色受想行識,五藴,組成這個"我",這個意識上的我,正在思想中的我。

這個我,是依付著一個能夠作色受想行識的身體。一切苦樂訊號,皆是這個身體告訴這個我,當前身體的狀態,令這個我作出對身體有利的決定。

而身體的狀態,決定於因緣生滅,所以很多時都不是這個我能主宰的,這便有苦的産生。

去除苦厄,能做到無我,是一個徹底的方法。

現代社會,也有很多其他比較治標的方法。

有我,是一般及自然而然的想法。在有我中做到無我,便要放下執著,要除我人眾生壽者四相,要明白五蘊皆空,要明白無常。要超然於這個我。要修煉!

佛陀則發現,五蘊都是因緣生滅的,一切身心運作中,沒有不變的自我。

佛說凡夫為四顛倒之所顛倒:
一、於無常計常倒,
二、於苦計樂倒,
三、於無我計我倒,
四、於不淨計淨倒。
今於五蘊和合之假體而起一、常之實我想,是即於無我計我,故是顛倒也。
見大毘婆沙論二O四卷。

註:

1. 菩薩:即菩提薩埵之略稱。菩提意為「覺悟」,薩埵意為「有情」,譯成漢語的意思為「覺悟有情」、追求覺悟的有情眾生、使人覺悟的有情眾生或指一些能使眾生開悟的法門:如觀世音菩薩法門,意思為「觀察世間音聲覺悟有情法門」、準提菩薩法門為「清淨之心覺悟有情法門」等。菩薩於一切有情,悉皆攝同己體,由斯度他即度己,無己身外之有情。若作己身外別有有情之想,而不視他同己者,即不應名菩薩。反之,若能攝他悉為己體,即能至極不捨,是故名為至極意樂也。準是義也,則有一有情未涅槃者,菩薩必不取涅槃也。
2. 摩訶薩:梵文的音譯,意譯為大士,指進入聖位的大菩薩。
3. 無餘涅槃:簡單地說,是不再受生死輪迴。
涅槃有四:
一、自性清淨涅槃,謂諸法寶體性本寂靜,一切有情本然具有,不假他求,凡夫與聖人都無所異者也。
二、有餘依涅槃,謂能生苦身之因已盡,尚餘有苦的所依身耒盡,異熟身猶在也。
三、無餘依涅槃,謂生死因盡,所餘亦滅也。
四、無住處涅槃,謂由大悲故,不住涅槃,由般若故,不住生死。
4. 滅度:擺脫輪迴,實證涅槃。滅度者,涅槃之異名。
5.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6. 若卵生:佛教常以三種標準將一切眾生加以分類:
一:以個體產生之情況為標準,分卵生、胎生、化生、濕生等。
二:以物質身體之有無為標準,分為有色及無色。
三:以粗顯的想心所之有無為標準,分為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三種。


妙行無住分第四

妙行無住

經文:

復次:

「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解讀:

金剛經內,須菩提問佛陀的兩個問題: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1:云何應住?
2:云何降伏其心?
佛陀提供這兩個問題的基本答案:
1.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
2: 菩薩於降伏其心,應去我、人、眾生、壽者四相。

答云何修行。

論到修行,總括的說,不外乎六波羅蜜。此六度以般若為導,而實 彼此相應相攝,一波羅蜜即具足一切波羅蜜。本經發菩提心,以大悲度眾生為 首,這與布施,以自己所有的給予眾生,使他離苦得樂,尤為吻合,故本經以布施為主而統攝利他的六度行。

本段是佛陀解答第一個問題,云何應住:菩薩於法,應無所住,不住於相,行於布施。

言不住者:謂除內分別心,於外不著相也。

行施時不著於自身所施物、受施者乃至一切所希求之事物,但為菩提也。

不著報恩而行布施;報恩之行。不著果報即不求錢財、奴婢等外增上果,而行施也。

波羅蜜多有六,獨舉一布施。六波羅蜜多中,從淺至深,從粗至細,從易至難,皆以施為先故,標一施度,以例其餘。

布施,乃六度之初首。

大乘以自度度他為本,自度度他以六度為本,六度以般若為本。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金剛經中,佛陀其實沒有正式回答須菩提之問題,只告訴須菩提去找答案的方法。

菩提無樹,明鏡非台,心中無物,塵埃自在。

正如追求蕭灑,故作蕭灑,便不蕭灑。

金剛經說,首先要除四相,即除去 我、人、眾生及壽者四相。除執着。不要有為而為,不能存目的而爲。

不住相布施,福德之大,不可思量。有如上下四維虛空,不可思量一樣。

換句話說,住相布施,福德之大,就是所見到的那樣大。

本段主旨,妙行無住。

無住相布施,即無為而為。

為什麼有為而為是不對呢?因為有為而為,目的與作為不會一致,其真正目的只是利己爲己。所作所為有如釣魚,只是提供滿足欲望的假象。

世間一切誘惑,有如釣魚的魚餌。它們只是瞄準我們的弱點,提供滿足欲望的假象,而永遠不會滿足需要。

這個世界,有為法當道,衆生有為而為,人人在釣魚,世界充滿誘惑,虛假。故色是無常,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故要去我執,除四相,方可無為而為。

佛陀何故教人修諸梵行?雜阿含經:為於五藴修厭、離欲、滅盡、解脫、不生故,教人諸梵行。

見色生愛,有欲無明,致有貪瞋癡。生明有明,是去除三毒之根本。現代科學,生明有明並不困難。

玄奘譯本:善現!如是菩薩摩訶薩,如不住相、想應行布施。
鳩摩羅什譯本只提相,沒有提想。其它譯本均相、想並提。

言相、想者,相謂計所執之相,想謂能計之心。心中之相,便是想。

住相施者,有其分限,是有拘礙;不住相施者,無其分限,無有拘礙;故不住相施得福最多。

為了說明這個,佛便問須菩提說:東方的虛空可思量嗎?山、何、大地、日、月等事物,皆有大小分限,唯有虛空無其大小分量限礙,不可思量。

不住於相的布施,能降伏煩惱,能安住菩提心,而且所得的福德,廣大得 不可思議!有相布施,不能通達三輪性空,所得功德即有限有量。無論功德多麼大,總不過是人天有限的福報。但如能以般若相應而布施,將此布施融歸於 法性,功德即無限而不可思量。

般若三階:發心菩提重於願,伏心菩提重在行,明心菩提重在證。

註:

1. 布施,或布施波羅蜜,是菩薩六度之一。以福利施与他人,以財施、法施、無畏施為主。也就是施与财物、飲食乃至佛法本义,幫助一切眾生。菩薩的修行,從實踐布施開始。布施之實踐,除了可以去除慳貪習性外,還能長養慈悲心,並累積修道所需福德資糧。其中以法布施最殊勝。
2. 六根,也可稱六識,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個感覺器官。相對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六種感覺。
3. 福德.福報與德行,現在或未來在世俗法上的利益與回報。

如理實見分第五

如理實見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解讀:

若不住相想而行施者,何故佛身諸相皆具足如是?祇因以相為佛。故佛陀告須菩提: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本段解釋,如何無住於相,什麼是實相。

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什麼是實相?

正如問,什麼是爵士音樂?

爵士音樂大師路易岩士唐,他有一個朋友,常常問他這個問題,什麼是爵士音樂?岩老總是笑而不答,繼續玩他的爵士音樂。有一次他的朋友又問他這個問題,岩老終於回答:老兄,你只管問什麼是爵士音樂,你永遠無法知道什麼是爵士音樂。

達芬奇說,相信我們自己累積之經驗。金剛經則主張先去除執着,才取經驗。這些經驗,必需親身體驗才領會得到,經口頭或者文字無法傳達。

達芬奇說:我們的一切知識,全部都來自我們的感覺能力。智慧是經驗的產兒,經驗是一切可靠知識的母親。始終根據那些真實不虛、人所共知的根本原理,一步一步前進,循着正確的次序,最後逹到目的。

正如我自己,親身觀察各種昆蟲的形態及行為,才能有一點點的體會。又如達爾文及華箂士的演化論,只有達爾文及華箂士大量的觀察,才能提出見解,成一家之言。

有些東西,沒有辦法說明它是什麼,最多只能說明它不是什麼。必需親身體驗才領會得到。

實相般若,照見事實真相。是自性本有的知見。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實相,即見如來。

什麼是實相?如何見諸相非相?正如問什麼是爵士音樂一樣,只管問,不去體會,永遠無法理解。

金剛經內有數偈,這是其中之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忽然明白到,在宗教內,所謂絕對真理,是沒有意義的。絕對真理,是屬於科學世界,不屬於宗教世界。

作為宗教,必須要有宗教的作用及理想,包括導人向善,慰藉心靈等。

若一個真理,與宗教理想相違背,宗教便只有放棄這真理。

說到尾,世上本來沒便有什麼絕對真理。至於什麼才是真理,只在於我們的偏見,及如何去理解。

宗教不是告訴我們什麼是絕對真理,宗教只是告訴我們如何找尋理想世界。

反正世上沒有絕對真理。

宗教是謎米,當然遒守謎米演化規則。

註:

1. 如來,就像來了一樣。如來,佛陀的稱號之一。
如指真如,含兩層意思:
a. 憑藉真如之道,通過努力,不斷累積善因,最後終於成佛,故名如來,也就是真身如來;
b. 通過介紹真如之道,使眾生增長智慧,消除煩惱,故名如來,也就是應身如來。
金剛經第十七: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金剛經第二十九:“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轉法輪論:如實而來,故名如來。
大智度論二十四:如實道來,故名為如來。
行宗記上一之二:真如平等,體離虛妄,故曰如實。
大寶積經卷九十:如來如實覺瞭如故,名為如來。
大般涅槃經師子吼菩薩品:如來世尊於一切法知見無礙故名為佛,發言無二故名如來。